
丙烯酸球场以其色彩鲜艳、弹性适中、维护
方便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各类运动场地。然而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不少丙烯酸球场会出现起粉、开裂等问题,这不仅影响球场的美观,还会对使用者的体验和安全造成一定影响。其实,这些问题的出现,很可能是基础没做好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可能存在问题的3个基础要点。
地基是整个丙烯酸球场的根基,它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球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。如果在施工前,地基处理工作没有做到位,就极易引发后续的起粉、开裂问题。
在一些项目中,场地原本的土壤土质不佳,存在软土、回填土等情况。施工方没有对这些不良土质进行有效的处理,如换填、夯实等,就直接进行后续施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反复的外力作用下,地基会发生不均匀沉降。这种沉降会导致上层的丙烯酸涂层受到拉扯,从而出现开裂现象。而且,由于地基不够坚实,在人员走动和运动过程中,地面会产生微小的震动和位移,使得丙烯酸涂层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逐渐下降,最终导致涂层起粉、脱落。
此外,地基的排水坡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。如果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,在遇到降雨天气时,球场表面的积水就无法及时排出。长期的积水会渗透到地基中,使地基的土壤含水量增加,导致地基软化,进而影响整个球场的稳定性,引发起粉、开裂等问题。
伸缩缝的设置对于丙烯酸球场来说至关重要,它能够有效释放因温度变化、地面伸缩等因素产生的应力,避免涂层出现开裂。然而,在实际施工中,伸缩缝的设置往往容易被忽视或处理不当。
有些施工人员对伸缩缝的间距设置缺乏科学的认识,间距过大。当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,地面会因热胀冷缩产生较大的应力。由于伸缩缝间距过大,无法及时有效地释放这些应力,就会导致丙烯酸涂层承受过大的拉力,从而出现开裂现象。
另外,伸缩缝的深度和宽度也有严格的要求。如果伸缩缝的深度不够,就不能充分发挥其释放应力的作用;而宽度不合适,则可能导致在伸缩过程中,缝内的填充物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同样会影响球场的整体性能。而且,伸缩缝内的填充物质量也很关键。如果使用了质量较差的填充物,在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下,填充物会逐渐老化、脱落,使得伸缩缝失去应有的作用,进而引发球场起粉、开裂。
基层的平整度直接影响丙烯酸涂层的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。如果基层表面凹凸不平,在涂刷丙烯酸涂层时,涂层的厚度就会不均匀。较薄的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磨损和破坏,从而出现起粉现象。
在施工过程中,测量和找平工作是确保基层平整度的关键环节。但有些施工团队为了赶工期或降低成本,没有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细致的找平处理。例如,在铺设基层材料时,没有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平整作业,导致基层表面存在明显的高低差。这种不平整的基层会使得丙烯酸涂层在干燥过程中,因收缩不均匀而产生内应力,最终导致涂层开裂。
而且,基层表面的杂质和油污等也会影响涂层与基层之间的结合力。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对基层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,这些杂质和油污会阻碍涂层与基层的紧密结合,使涂层容易出现起粉、剥落等问题。
丙烯酸球场出现起粉、开裂等问题,大多是由于基础施工时的一些关键环节没做好。为了打造一个高质量、耐用的丙烯酸球场,施工方必须重视基础处理工作,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,从源头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。同时,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,也要注意对球场的保养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,这样才能让丙烯酸球场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,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运动体验。